近些年来,在图书市场出版上,来自素人作者的作品越来越多。其中,素人作者描写自己真实生活与工作经历的非虚构文学作品,尤为瞩目,在口碑和市场上都有不俗的成绩,不少作品成为畅销书和高评分图书。
比如矿工陈年喜、外卖员王计兵的诗集,家政工作家范雨素、80多岁的退休工人杨本芬的小说,姜淑梅的散文集等作品都得到了关注。
2023年最受关注的原创非虚构作品之一是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《我在北京送快递》,发行量超过12万册,登上了诸多图书榜单。
在这本书中,作者胡安焉记录了自己在过去20年里做过的多份工作,包括快递员、夜班拣货工人、便利店店员、保安、自行车销售、服装店导购等。
2024年3月,《我在北京送快递》一书在伦敦书展被企鹅出版社以高价购入英联邦英文版权,迄今已售出美、英、法、德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版权。
同样在2023年,由光启书局推出的《我的母亲做保洁》 是由一个在深圳工作的青年女子,将母亲在深圳打工的经历写成。
这本书在豆瓣上收获了8.6的评分,斩获了2023年深圳读书月“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·非虚构榜”年度十大好书等奖项。《我的母亲做保洁》出版三个月加印三次,该书作者张小满,还获得了刀锋图书奖·2023年度非虚构作者的奖项。
2024年4月,广东人民出版社也推出了一本“素人作者”写的非虚构作品《我在上海开出租》。 该书作者“黑桃”曾从事过杂志编辑、小店店主等多种职业。
《我在上海开出租》一书出版后,不光在豆瓣上得到读者的好评,还得到包括北大中文系教授陈晓明、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、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许纪霖、鲁奖作家李修文等名家学者都给予高度点赞。
“素人作者”的作品为何动人?原本跟文学写作离得比较远的人,拿起笔来书写自己的真实生活,为何能得到如此大的共鸣?
与专业作家相比,“素人”写作者们有天然的优势,他们的作品往往无意于宏大的叙事主题,而将更多的笔触深入生活的内核,用通俗的语言、直白的叙事,叙写自己的生活感受。近年来大家越来越有意识地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亮光和美好,对于普通人“我手写我心”的东西,更容易产生共情和共鸣。
正如作家出版社副编审、《低处飞行》责编向萍所说:他们的文字里面没有很多技巧,但文字中那种生命力,你会觉得更打动人。
身为普通人的你,是否也曾有过作家梦?是否也曾在日常平凡而忙碌的生活中向往过诗与远方?那么你也可以拿起手中的笔,书写自己的生活!
领航出书网——专注图书出版策划,如果您也有作品想要出版,欢迎您联系我们,专业编辑一对一为您策划出版。